成都醫學院誕生於解放戰爭的硝煙中,成長在經濟建設、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不論是服役於軍旅的57年,還是軍轉地發展的這10年,早已融入成醫血脈中的軍魂與為人醫者的仁心,賦予了成醫人一份與眾不同的厚重責任——傳承軍魂,勇於擔當。有軍人的氣質,以服務群眾為己任,對口扶貧濟困,大災時衝鋒在前;作為高校,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為軍隊和地方培養優秀人才;而身為醫者,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精誠為術,為患者找回健康和幸福。
  傳承軍魂 心系群眾
  大災時方顯英雄本色
  “作為大學有四項基本任務,一是人才培養;二是科技創新;三是服務地方經濟;四是引領先進文化。學校要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這四個方面都要有所作為,為社會交出滿意的、合格的答卷。”日前,在成都醫學院會議上,黨委書記凌保東如是強調。
  在踐行使命的過程中,學校始終遵循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優良傳統。在軍隊時期,“幫助革命老區通江縣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支援黑水縣農村衛生工程”等事跡廣受好評。轉到地方後,學校積極通過醫療服務、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產品研發、心理咨詢等方式,繼續服務社會。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當晚,在校區嚴重受損的情況下,學院快速成立醫療服務隊、心理救助隊、衛生防疫隊、志願者服務隊,深入災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贏得了對“創傷後應激障礙”實施心理危機干預的最佳時期。在集中安置階段,學校組建“博愛學校”,安置從汶川漩口中學轉移出來的151名師生,附屬醫院救治重災區傷員648人;學校被教育部門評為“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附屬醫院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2013年“4·20”蘆山地震發生後,附屬醫院又一次發揮在軍隊形成的快速反應優勢,及時向災區派出醫療隊,抗震救災成效突出,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仁愛為醫 服務地方
  成醫附一院將建成都北部區域醫療中心
  迴首2004年的8月,剛移交地方的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實際展開床位尚不足400張。而十年後的今天,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新住院大樓已建成投用,人才隊伍總量達到1275人、編製床位達到1500張的高水平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該院院長夏保京說:十三五末,醫院將建成擁有2200張床位、綜合實力居前的成都北部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大型綜合醫院,實現較高水平大學附屬醫院的奮鬥目標。
  發展不僅體現在硬件上,本著“精誠為術、仁愛為醫”的院訓,成醫附一院還涌現出了大批技術精湛、品德高尚的醫生和護士:趕赴災區前寫好遺書的何秀娟、“全國醫德標兵”李正平、“打傘姑娘”郭九江……他們用實際行動,守護著百姓的健康幸福,書寫著醫者仁心的成醫篇章。
  醫院黨委書記周光明說:“移交地方十年來,我們繼承和發揚軍隊優良傳統,努力開展二次創業,順利實現了從軍隊到地方、從戰場到市場的平穩過渡,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覆審、獲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醫教研管各項事業齊頭併進,實現了在轉折中實現發展、在變革中實現跨越的成功轉身。”
  預計到2020年,成醫附屬醫院展開床位將達2200張,步入省內先進醫院行列,同時還將成為成都北部地區的區域性醫療中心,這便是成醫對地方醫療服務最有利的見證。
  臨床醫學 知行合一
  培養真正“會看病”的碩士生
  2014年,成都醫學院又新增藥學與臨床醫學兩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隨即,成醫又獲批開展銜接試點工作,自2015年起招收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將納入四川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對象。
  校長餘小平介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的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真正“會看病”的研究生。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有“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導致“學歷高、技能低”的問題比較突出。在今後的培養中,學院將積極探索實現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雙軌合一”,屆時畢業生將有望手握“四證”:專業碩士學位證、研究生畢業證、規範化培訓合格證、執業醫師證,其臨床能力將達到高年資住院醫師水平。這些“會看病”的碩士研究生,將有望成為各級醫院搶著要的“香餑餑”。
  事實上,作為教學醫院,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早已具備了培養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資質,同時擁有16個四川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實現了臨床醫學學科的全覆蓋,先後承辦了“成醫杯”第一、二屆全省住院醫師技能大賽。此外,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還是國家首批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這些都為實現“雙軌合一”,提高專業學位教育質量提供了必要條件。
  袁薩莎記者肖笛宋揚  (原標題:丟不掉的是軍魂 放不下的是社會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t37ktrq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